基督教与佛教的信仰:(8大宗教差异)

基督教与佛教的信仰:(8大宗教差异)
Melvin Allen

佛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据估计,全球有7%的人认为自己是佛教徒。 那么,佛教徒相信什么,佛教与基督教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回答的问题。

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佛教是一个广泛而笼统的术语,包括佛教世界观中许多不同的思想体系。 因此,我将准确地描述大多数佛教徒的信仰和实践,但也非常笼统。

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教圣经以 "起初,神......"(创世纪1:1)开始。 基督教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的开端。 所有的圣经都是关于神对人的救赎目的的描述,其高潮是耶稣基督的人格和工作,教会的建立,以及我们今天所知的基督教。

在耶稣基督的死亡、埋葬、复活和升天(公元30年代中期)以及《新约》的完成(公元1世纪末)之后,基督教开始采取我们今天所承认的形式。 然而,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存在的黎明。

佛教的历史

佛教始于历史上的佛陀,他的名字叫释迦牟尼,在今天的印度。 释迦牟尼生活在公元前566-410年的某个时候(确切日期甚至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份都不清楚)。 释迦牟尼的哲学,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佛教,是经过多年慢慢发展起来的。 佛教徒不相信佛教真的始于释迦牟尼,而是相信它一直存在,并且一直在延续。只是由佛陀这个伟大的道路分享者发现和分享。

今天,佛教以几种相关的形式存在于世界各地(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等)。

罪的观点

基督教

基督徒认为,罪是任何违反神的律法的思想、行动(甚至是不行动)。 它是做神所禁止的事情,或不做神所命令的事情。

基督徒认为,亚当和夏娃是第一个犯罪的人,他们犯了罪,使人类陷入罪恶和堕落(罗马书5:12)。 基督徒有时将此称为原罪。 通过亚当,所有人都生在罪中。

基督徒还相信,每个人都会因为个人对上帝的反叛而犯下罪行(见罗马书3:10-18)。 圣经》教导我们,罪的惩罚是死亡(罗马书6:23),而这种惩罚正是耶稣基督(唯一没有犯罪的人)赎罪的必要性。

佛教

佛教否认基督教的罪的概念。 在佛教中,最接近罪的东西是道德错误或失误,1)通常是在无知的情况下犯下的,2)是不道德的,3)最终可以通过更大程度的开悟来纠正。 罪不是对最高道德的侵犯,而是对自然的行动,具有重大且通常有害的后果。

救赎

基督教

基督徒相信,由于罪和上帝的圣洁本性,所有的罪都必须受到惩罚。 耶稣基督吸收了所有信奉他的人的惩罚,这些人只因在基督里的信仰而获得正义。 基督徒认为,一个获得正义的人最终将获得荣耀(见罗马书8:29-30)。 也就是说,他们将战胜死亡,最终获得拯救,永远住在上帝的面前。

佛教

当然,佛教徒否认这一点。 事实上,佛教徒甚至否认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 佛教徒寻求 "救赎",即实现更高的存在状态,其中最高的状态是涅槃。

然而,由于涅槃是在理性思维的领域之外,所以无法具体传授,只能通过完全脱离 "执着 "或欲望并遵循正确的启蒙道路来实现。

由于执着会导致痛苦,与这些欲望脱离关系会导致更少的痛苦和更多的开悟。 涅槃是个人痛苦的停止,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寻求的最终 "救赎"。

神的观点

基督教

基督徒相信,上帝是一个个人和自我存在的存在,是他创造了世界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基督徒相信,上帝对他的创造物拥有主权,所有被造物最终都对他负责。

佛教

佛教徒不相信这样的神。 佛教徒经常向佛陀祈祷或在祈祷中念诵他的名字,但他们不相信佛陀是神圣的。 相反,佛教徒相信所有的自然--以及自然中的所有能量--都是神。 佛教的神是无个性的--更像是一个普遍的法律或原则,而不是一个有道德和实际的存在。

人类

基督教

基督徒相信,人类是上帝创造工作的顶峰,只有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制造的(创世纪1:27)。 作为上帝的特殊创造,人类在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上帝对待他的创造物方面也是独一无二的。

佛教

在佛教中,人类被视为众多 "哨兵 "中的一员,也就是说,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有能力实现开悟。 人类甚至有能力成为完全开悟的佛陀。 与其他许多类型的生命不同,人类有办法寻求正确的道路。

苦难

基督教

基督徒认为苦难是上帝主权意志的一个临时部分,他用它来磨炼基督徒对上帝的信心(哥林多后书4:17),甚至像父母对孩子一样管教基督徒(希伯来书12:6)。 基督徒可以带着喜悦和希望,因为所有基督徒的苦难有一天会让位于荣耀--荣耀如此美妙,以至于一个人一生中承受的所有苦难都显得微不足道。比较(见罗马书8:18)。

佛教

苦难是佛教的核心。 事实上,许多人认为是所有佛教教义精髓的 "四圣谛 "都是关于苦难的(苦难的真相、苦难的原因、苦难尽头的真相以及通往苦难尽头的真正道路)。

可以说,佛教是试图回答痛苦的问题。 欲望和无知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因此,答案是脱离一切欲望(执着),通过遵循佛教的正确教义而开悟。 对于佛教徒来说,痛苦是最紧迫的问题。

偶像崇拜

基督教

在上帝的律法中,第一条诫命就是在上帝面前不要有任何偶像,不要制作雕像或向它们下跪(出埃及记20:1-5)。 因此,对基督徒来说,偶像崇拜是罪。 事实上,它是所有罪的核心。

佛教

佛教徒崇拜偶像(佛教寺庙或修道院里到处都是雕刻的图像!)是有争议的。 佛教徒的做法,特别是在神龛前或寺庙里,在观察者看来是一种崇拜。 然而,佛教徒自己说,他们只是对图像表示尊重或敬意--这不是崇拜。

然而,事实上,佛教徒确实向雕像和图像鞠躬。 而这是《圣经》中特别禁止的事情,与偶像崇拜明确相关。

来世

See_also: 犹太法典》与《托拉》的区别:(要知道的8件重要事情)

基督教

基督徒相信,对所有信奉基督的人来说,离开身体就是在基督面前(哥林多后书5:8)。 此外,所有信仰耶稣的人将永远居住在新天新地(启示录21)。

那些不认识基督的人在他们的罪中灭亡,按他们的行为受审判,并永远住在苦难中,远离基督的存在(帖撒罗尼迦后书1:5-12)。

佛教

佛教徒对来世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佛教徒相信生命的轮回,称为三摩地,死后会转世,因此,死亡会重新开始轮回。 这种轮回受业力的支配。 轮回最终可以通过开悟来摆脱,这时人就会进入涅槃,并结束痛苦。

每个宗教的目标

基督教

每一种世界观都试图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 我们现在为什么存在? 下一步是什么? 每一种宗教都试图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回答这些问题。

佛教

佛教也不例外,虽然佛教并没有为人类(或宇宙)的来源提供一个很好的答案。 在这一点上,许多佛教徒只是同步于世俗的世界观,并接受进化的随机性。 其他著名的佛教老师教导佛教徒不要纠缠于这些事情。

佛教确实试图回答我们现在为什么存在,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尽管它的答案充其量是非常复杂的,最糟糕的是含糊不清,前后不一。

只有基督教为所有这些重要问题提供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我们由上帝创造,为他而存在(歌罗西书1:16)。

See_also: 关于上帝与我们同在的50句以马内利圣经经文(永远!!)。

佛教徒认为,所有其他宗教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更开明的状态。 因此,佛教徒可以对竞争性的宗教非常宽容。

佛教徒是无神论者吗?

许多人指责佛教徒是无神论者,是这样吗? 是的,也不是。是的,他们是典型的无神论者,因为他们拒绝创造和管理世界的最高存在的概念。

但可以说,把佛教看作是一种泛神论更合适。 也就是说,佛教徒把一切都看作是神,神也是一切。 神是一种非个人的力量,贯穿宇宙和所有生物。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徒是无神论者,因为他们否认上帝的存在。 不,他们本身不是无神论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会把一切都看作是神圣的。

佛教徒能成为基督徒吗?

佛教徒和所有宗教的人一样,都可以成为基督徒。 当然,佛教徒要成为基督徒,他或她需要拒绝佛教的错误,只相信耶稣基督。

许多基督徒报告说,他们很难与佛教徒分享基督,因为他们对其他宗教的容忍度很高,他们认为这些宗教只是其他试图找到正确的方法--开悟的方法。 基督徒必须帮助佛教徒看到,他的世界观与福音从根本上是相悖的。

值得庆幸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东方的成千上万的佛教徒已经拒绝了佛教,相信了基督。 今天,在那些正式的100%佛教徒的人群中,有蓬勃发展的教会。

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Melvin Allen
Melvin Allen
Melvin Allen is a passionate believer in the word of God and a dedicated student of the Bible. With over 10 years of experience serving in various ministries, Melvin has developed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Scripture in everyday life. He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Theology from a reputable Christian college and is currently pursuing a Master's degree in Biblical studies. As an author and blogger, Melvin's mission is to help individuals gain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criptures and apply timeless truths to their daily lives. When he's not writing, Melvin enjoys spending time with his family, exploring new places, and engaging in community service.